雙重奏:物之寂·生之華: 李梓良及馬奕修作品展

花的美,不僅在於她會綻放,更是因為她會凋零。

 

魏畫廊欣然宣佈,即將為朋友們呈現香港陶藝家李梓良(Terence Lee) 與荷蘭視覺藝術家馬奕修(Marcel Heijnen) 聯展「雙重奏:物之寂·生之華」,在春夏之際帶來耳目一新的觀展體驗。有別於以往的繪畫及雕塑等藝術形式,本次展覽圍繞攝影和陶藝兩種媒介。兩位藝術家探討城市景觀與日常物件中禪意幽雅的「侘寂」美學,及枯寂表象下蘊藏的旺盛生命力,營造東西方視角糅合的多維故事空間。

 

「侘寂」是一種哲學與美學意義並存的概念,源於東方禪宗思想,後結合日本關注「物」與「匠人精神」的地緣文化,衍生出一系列兼具風雅與古樸的生活方式。定居亞洲三十年的馬奕修正是受「侘寂」精神啟發,應用「沒有永恆,沒有終結,沒有完美」的概念在創作上。他旨在捕捉變化,透過定格去表達:一切都是持續流動的過程。與傳統日本陶藝家的方法類似,他大致知道想要得到什麼,但無須設限。首次面世的「Bloom」系列,引入「花」的元素,承接了都市風味「Residue」與動物文化「Chinese Whiskers」,講述馬奕修疫情以來,在香港徒步時從野外的花中感知到自然之靜氣。

 

陶藝家李梓良對「物」的呈現是「侘寂」的經典演繹,四十年來對陶瓷藝術多方面的探索及研究,在不同時空、文化所吸收的精神體量與知識,最終還是回歸到自我的本性。人立於草木與泥土間,被啟發運用水和泥成坯、以草木作燃料、用火燒成不朽的陶瓷品,確是恩賜。本性愛大自然,雖然做陶的工序繁多,卻喜歡在磨練後能一揮即蹴,直率成型的感覺。喜歡看到黏土的本質及藴藏在釉色中的原始美。無論粗獷中見雅緻、憂傷中帶喜樂、殘缺而不隱藏,只希望讓心思意念和十指間流動的黏土,在協調中成為和諧與美善的器物。

 

展覽借「侘寂」概念所呈現古樸、粗礪,甚至是殘缺的風格,與消費主義社會下的明亮精緻形成鮮明對比。這種返璞歸真、專注某一事物的精神信念近年來越來越受關注,就如谷崎潤一郎在《陰翳禮讚》中所抒發「美不在於物體本身,而是在物體與物體形成的陰翳、明暗。」

 

此次「雙重奏」的作品相輔相成,迥然不同的材質鋪陳開物與物、物與景之間的關聯。周遭之物成為了功能性與藝術性並存的載體,供觀者探索當中微妙的視覺、感官體悟。